关于语文

发布于:2009-11-27 23:32,阅读数:228,点赞数:1


> 摘自QQ空间,原发布日期是 2009.11.27。 在写标准格式的日志时,我总喜欢用紫光的输入法。因为它丝毫没有受到前期火星文的影响而变得扰人心烦。我也总会放弃使用我喜欢的大顿号,而采用标准的标点符号。因为在我心中的汉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汉语的精髓就在于文章。或许你会反驳,我为什么还要使用半火星文。平时我所用的复杂体字眼只是让我看上去放松而已。 对于语文,在进入高中之后,有了不同以往的感觉。也许是因为高中语文课文的深度以及蕴含的哲理,或者是刚赶上我心理成熟期,而显得格外明显。当然最新的感受来源于刚学的那篇《我与地坛》。我一直不很重视它直到老师提到这是篇很重要的课文,但是我已经有整整两节课没听了。当然不是用来睡觉,只是利用课堂时间预习了一下我比较感兴趣的几篇文章而已。或许跟散文随笔比起来,小说更能吸引我的眼球。受了《故事会》的影响吧,对于中短篇小说所表现的道理,我很能体会出自己的感受。于是乎,便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说起来也真惭愧,《荷塘月色》这样的优美散文却始终吊不起我的兴趣。我好几次下定决心要把全文读一遍,却无不看到一半就放弃了。可我就喜欢记随笔和散文。写了三年议论文了,也培养出了我从对于各个事物的见解一直扯到什么人生大道理的能力和习惯。我直到大家都不喜欢看我写的这类随笔,看了半天却提炼不出一个观点和中心,完全是瞎扯。甚至于我读完自己的随笔也会暗暗骂声“什么玩意”。就当日记吧,讲讲自己想讲的,谈谈自己想谈的,解解心中的压抑。话题扯远了,再讲回到《我与地坛》,对它的兴趣是从《导与练》中的那篇欣赏文开始的。那篇文章似乎在初中就有过会面,运气很好,我恰好听了那节课。至于是考试阅读还是作业就记不得了。再次见到这篇文章时,心中迅速升起对这位悲惨母亲遭遇的同情,再想到《我与地坛》中抒发的对母亲的那种感情,迫使我去寻找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我说不出理由,我就是迫切地想知道史铁生对于这样悲惨而又坚强的母亲能怎样去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我有在后来读过几遍课文,却总是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感觉。 就此收住。或许语文有更多值得深究之处,丝毫不亚于理科。或许思考在其中的作用,语文更胜于理科。我想了很久,有些东西确实只能自己细细地去体会。我很向往我家不远处也有个类似地坛这样清净之处能让我释放压力。也许真的只有置身与此,才能参透思想深处的道理。当然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去睡觉。


评论:0条


返回列表

返回主页